Jap JīSāhib之第4節GuruNānak所作Ram Singh Khalsa導讀 |
第4節祝福那些被困在貧窮以及無意義感之中的人們,它可以像一道閃電那般擊潰這種受困感。--來自Siri Singh Sahib Yogi Bhajan的教導
在介绍並闡釋了Hukam(神之命令)這個概念後,GuruNānak向我們介绍了與神的另一種關係,與神交流的一種新方式。
小我顯化的主要方式之一,就是認為我們是行為者,那個成就一切的人。GuruNānak用了一個非常精鍊而傳神的詞語來描述"小我":用其梵語詞根,ahankar,意思就是"我--行為者"或者"我是那創造者"。
但是,儘管我們非常地活躍有為,我們並不是那個作為者。儘管我們可能才華横溢,我們也不是那個造物者:我們還是眾生,是受造之物。我們,以及我們生命中的一切,都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神聖意志的顯化,是Hukam的顯化。這些教導一直不斷地提醒我們這一點,因為那以小我為主導的心智,總是想要忘記它、或者對它置之不理。
在第四節中,GuruNānak 就在我們與神的關係的領悟上加了一層:那獨一無二者所給予的,是正等正覺之意識,我們都是那領受者(而我們能給予的少之又少)。
ākhah(i) mangah(i) dayh(i) dayh(i)
dātkaraydātār.
我們大聲地乞求著,"給點吧,給我們吧!"那施恩者一直在給予著。
恩典的施予者所給予我們的,我們享用之,消耗之,以及轉化之。我可能種下一顆種子,然後給它澆水,但它其實是大自然這位母親,創造了這粒種子,創造了土壤,以及營養成分,以及微生物體,甚至,連澆下去的水,也是她創造的。我在這之中,有創造什麼嗎?没有,但我將吃到這棵樹的果實。我可以砍掉這顆樹,把它鋸成木板做成桌子。但是同樣的,我並没有讓樹長出來,也没有創造出那些做釘子和工具的金屬。它們全是神給予我們的,包括我們呼吸的空氣,我們看見的光,我們所行走於其上的地球,以及所有所有我們涉及到的一切。整個宇宙,包括我們自己,就是Ek Ong Kār:"獨一無二者那無所從來,亦無所從去的顯化"。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施恩者,永久不變的給予行為(在Jap Ji的25節中提到我們甚至否定這一切,說自己什麼也未曾得到)。
你們盡是教給孩子怎麼"得到'優',然後去做一個了不起的索取者"。你們從不教他們,怎麼做一個給予者,那些不給予的人,對神一無所知。
我們每個人收到的,只會是那些我們在此生真正需要的:我們都得到了足够多,甚至,也許,超出了那個足够的量:正如Siri Singh Sahib Yogi Bhajan所說,"從來就没有匱乏"!問題是我們學會了為我們的本能、為我們的動物性需要、為我們的小我去索取,只是我們從未意識到要去給予。現在GuruNānak讓我們做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轉變:當我們不再不停地要要要, "把全世界的物資都聚斂歸攏來" (如在第一節裏所說),我們能不能給出點什麼?如果我們得到了所求的,而還是不開心,為什麼不試試一些新的途徑呢,也許真正的快樂,並不在於"受"而在於"施"。
我們來這個地球,是為了給予,而不是索取。
不要為拿取而自鳴得意。
去給予,那會帶給你良善的品行。
而它會將你帶向神。
(Siri Singh Sahib Yogi Bhajan)
讓我們都誠實地看到這一點:神,全然的完整的存在,不需要任何東西。就好像一位母親,不需要一個麵團做的項鏈,或者一位父親,也不需要一件上面印著"永遠的好爸爸"的T恤衫。但它們却是最打動人心的禮物,因為它們傳達出,了這個業已長大的孩子,所感受到的愛和感激之情;這個孩子,所給的不起眼的小東西,正是對他或她所接收到的東西的一個回饋。這些小禮物,顯示這個孩子,由一個無明的索取者,變成了有意識的給予者,它也顯示了她或他靈性成長的開始。
GuruNānak說過,你所能給到至愛的神的最佳禮物就是,早早起床,冥想你的靈性身份:
Amrit vaylā sach nā-u vaḏi-ā-ī vīchār.
在日出前的芳香時刻裏,冥想你的實相,以及它的博大精深。
神確實從來不要我們的任何回報,而我們需要投入時間,專注於其中,來發展靈性上的覺知。那是一個人投生於世的唯一目的了。
Karamī āvai kapaṟ ānadarī mokh du-ār.
拜業力所賜,就有了綁縛這物質身體的繩索。
在祂充滿恩典的榮光裏,解脱之門就顯現了。
在此生接受我們意識成長所需的東西,這就叫做業力(karma),用GuruNānak的話來說,業力不只是因果定律所說的,來自過往行為的果報,業力同樣意味著"恩典,仁慈"。在這一節,GuruNānak堅信我們這個人身之難得可貴。是神給了我們身體和心智,這兩樣都在此小節中,被描述為戲服,讓我們能够穿上它,在這個時空的劇院舞台上,扮演某個角色。我們帶著人的身體,進入到這個世界,為的是能將時間和心思,放在真實的自我上,有覺知地成長,並找到解脱。那麼挑戰來了:你是否可以用一種能讓你從這遊戲中解脱出來的方式,去玩這個遊戲。而這就是正法(Dharma)--生命之道的定義。
Pauri 4 導讀者:Ram Singh |
【參考文獻】:Bhajan, 水瓶年代的教師,P80,Yogi Bhajan的教導,6/27/1993,Yogi Bhajan 的教導,6/5/2004
【作者簡介】Ram Singh在80年代早期開始接觸昆達里尼瑜伽,那時他還是個西非Togo的一個孩子。從那時起,他就没有中斷過對Yogi Bhajan傳授的浩瀚如海般豐富的教導的探索。他也有福在其早期的靈性之旅中,得到了他的靈性老師Shiv
Charan Singh的指導。
多年來,他一直堅持在瑜伽不甚普及的地區教課,他曾施教於一個戒毒中心、老年人社區、自閉症少年的研究機構和一個護理培訓學校等等。他與妻子GururaviKaur於2011年在法國圖卢兹成立了Dharamsal瑜伽中心,全心投注在昆達里尼瑜伽的教授上。
作為昆達里尼瑜伽教師培訓的主培訓師,Ram Singh在世界各地參與了KRI認證的眾多課程:業瑜伽(Karam
Yoga)學校,École de Paris,昆達里尼瑜伽國際學院,非洲瑜伽教師等等。Ram Singh也參與業瑜伽--應用數字學的神聖科學的教學活動。
作為一個歌手和音樂家,他出版發行了三張昆達里尼瑜伽曼陀羅和錫克教聖曲的唱片。而作為錫克聖典的熱愛者,Ram Singh也教授關於Jap Ji Sahib的課程。結束了將Jap Ji以及整個Nitnem--錫克徒每日讀誦詩集的法語翻譯後,他最近又開始全心投入到了對整部格蘭特經(SirīGuruGranthSāhib)的法語翻譯中。聯係方式:ramsgh@hotmail.com |
facebook.com/ramsinghmusic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