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他是瑜珈、冥想,和靈性智慧的大師;除了神性,他一無所知。」
——《Sri Guru Granth Sahib Ji》第 1390 頁
Guru Nanak 於 1469 年誕生於印度,受中上階級教育。自小他便對許多事物發出疑問: 失去意義的空洞儀式、劃分社會的種姓制度、低落的女性地位等等。Nanak 因為挑戰他 的家庭、耆老,和社會環境,而為人所知——但 Nanak 並非用叛逆的方式,他像一個獻 身的孩子,試圖將人們從自甘承受的沈睡中喚醒。
博學聰穎的 Nanak 一心追尋真理,他向瑜珈士、學者求教,向所有人提出問題,漸漸地 也有許多人前來聽聞他的見解。約莫在他三十歲時的某日清晨,他和往常一樣前往河 中,為早課沐浴淨身,但卻見他一步步走往深處,旋即沒入水底,無論如何也遍尋不著。
在這之後的第三個清晨,太陽升起,Nanak 回來了,在河中經歷了三天深深的三摩地, 他覺醒成為 Guru。當他從水中現身時,說出的第一個字是「Ek Ong Kar」,即我們是一。 這個美麗的故事正象徵著 Nanak 的教導,若不將你的小我淹沒在音流(Shabad)中,神 性便無從顯化。Guru Nanak 如此描述這個經驗:「Nanak Leen Bhaeyoo Gobind Seon, Jion Pani Sang Pani:Nanak 和全體融合為一,就好像水融入了水中。」
神聖之聲 Japji 於是誕生了。如果一個人敞開心胸與 Japji 連結,他的內在便會如花朵綻 放般響起歌聲,這股振動會逐漸將小我淹沒,喚起沈睡中的能量。當你唱誦這些出自 Guru Nanak 的字詞時,你的身體就像是一件樂器,你的意識狀態振動著,與 Guru Nanak 唱出 Japji 時所體驗到的振動別無二致。
接下來約二十五年的時間,Nanak 與他的兩位樂師友人,幾乎不曾間斷地徒步踏上路途 遙遠的旅程,讓源自於一的神聖音流流遍各地,沖破虛假的藩籬。Guru Nanak 向東至西 藏、中國,向西遠到聖城麥加,向南抵達斯里蘭卡,向北則到了現今中亞一帶。並且每 到一個地方,當地的居民和修行者都不約而同地視他為手足同胞,給予崇高的尊銜。
在西藏他被尊稱為「喇嘛 Nanak」、「Nanak 仁波切」,並被看作是蓮花生大師的化身; 在波斯地區,他被蘇菲教派尊稱為導師(Pir)、賢人(Wali);在印度地區,吠陀大 師們以神的化身(Avatari)、長老(Baba)尊稱他;在中國地區,道士們頂禮他為菩薩 (Bhausa);在喜馬拉雅山上,修行者們尊稱他為瑜珈士、大成就者(Avdhoot)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